彩电市场颓势难改 企业如何自救?

尽管当下,彩电行业正在从多个方面寻找市场的突破口,但全球彩电行业的颓势依然难以扭转,全球彩电行业出货规模回到十多年以前。市场调研奥姆迪亚(Omdia)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总量达4625万台,同比减少5.2%,已降至2009年同期以来的最低值。

今年一季度全球彩电出货量的下滑,存在全球经济贸易环境恶化,居民消费能力受损的原因,但彩电自身需求出现变化,日渐被投影仪、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取代仍然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导致今年彩电的市场情况相较于处于疫情时期的2021年以及2022年更加艰难。尽管彩电行业不断通过产品升级以及技术升级刺激消费者的换新需求,各类新兴显示技术不断在彩电端涌现,但彩电最本质的需求难题仍未改善。

彩电不具不可替代性


(相关资料图)

尽管近几年彩电行业不断探索彩电的细分应用场景,但不管是社交、影视还是游戏,电视本身都不具备不可替代性。当下的彩电更多情况下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升级需求,通过大屏、超高清以及各类先进的显示技术来提升观影、游戏的体验,但不管是观影还是游戏,消费者都可以通过兼顾办公、游戏的显示器来替代。

而智能手机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长视频的观看需求以及手游的游玩需求,还能通过短视频占用用户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不管是需要时间沉浸其中的长中视频,还是碎片化的短视频,智能手机都能提供基础的观看体验,甚至是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便携需求。

而彩电尽管在观看效果上更具优势,但在使用场景下却相对单一。用户只能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来观看内容,同时由于形态的缘故,彩电不具便携性,也不便用于短视频的观看。尽管彩电也具备观看短视频的功能,但观看体验却远比不上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

另一方面,从长视频的观看需求来看,彩电同样不具备可替代性。不管是电视端、网页端还是手机端,消费者能够获取的内容并无差别,电视端更好的体验在于内容更加高清。但用户在电视上获取相应的内容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这让电视提供的观看体验不具性价比,甚至不少消费者更愿意在手机、平板或是网页端观看视频。

而在智慧物联层面,尽管彩电一度被认为是智能家居重要入口之一,但同样不具唯一性。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产品同样是进入智能家居生态的选项之一。当前,彩电行业面临的最严峻的难题,并非技术不足的问题,而是应用场景以及消费者需求的难题。技术升级不足以颠覆彩电的应用场景,在彩电不具不可替代性的情况下,不少年轻人自发将彩电排除在购物选项之外。

彩电行业如何自救

彩电行业的当务之急是寻求自身的唯一性,创造全新的适用场景,同时转变思维,重新审视行业以及竞争对手。事实上,当前彩电争夺的不是硬件市场,更多是“用户时间”。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重要也最有限的资产是时间,用户将更多时间分配在手机的抖音App上,那么在电视上耗费的时间就更少。

因此,对于当下的彩电行业来说,竞争对手或许已经不再是同行,而是抖音以及其他占用用户时间的娱乐项目。彩电产业真正要做的是,以“平台思维”取代“硬件思维”。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行业的新观点。早在彩电行业出现规模下行的端倪之前,彩电业内就已经开始探索内容服务的方式,抢夺影视剧、游戏、综艺节目、体育赛事等资源。

然而,行业更多是通过与优爱腾等平台合作的模式,来提升自身的内容优势。然而这种模式并未带领彩电行业走出困境。绝大多数彩电企业在内容资源的丰富度、用户规模上都严重依赖于BAT,导致如今智能电视内容平台的“同质化”极其严重。彩电只是作为流媒体的分发平台之一,在内容的差异性和独家性上,没有和同行以及其他平台拉开差距。

内容或许才是彩电行业应该深耕的下一个领域。曾经乐视凭借硬件+内容的优势昙花一现,尽管后来泯然众人,但模式本身并非乐视电视溃败的原因,反而是其差异化优势,通过内容自制将用户捆绑在平台上,并吸引消费者对硬件以及内容付费。从成绩来看,乐视自制剧《太子妃升职记》为乐视创造接近上亿的利润,而《甄嬛传》则持续发挥长尾效应,每年为乐视提供千万收益。而苹果在硬件业务增长即将触顶的情况下,也开启Apple TV+服务来重塑自身价值。

相较于技术升级,彩电行业更需要做的是需求升级和场景创新,通过打造不可替代的场景模式来重塑“客厅经济”,而这个过程将会是漫长的。而打造彩电自身的优质独家内容,或许是条捷径。

关键词:

推荐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印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